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每當變幻時

這是我最喜歡的粵語流行曲之一,70年代薰妮唱的「每當變幻時」:

盧國沾填的詞極,運用廣東話的九聲來選字,絕無拗音牽強,字面淺白而意思深遠,與旋律水乳交融,好像度身定做一樣,簡直是流行曲填詞的典範!

懷緬過去常陶醉 一半樂事 一半令人流淚
夢如人生 快樂永記取 悲苦深刻藏骨髓
韶華去 四季暗中追隨 逝去了的都已逝去 啊啊
常見明月掛天邊 每當變幻時 便知時光去
懷念過去常陶醉想到舊事 歡笑面上流淚
夢如人生 試問誰能料石頭他朝成翡翠
如情侶 你我有心追隨 遇到半點風雨便思退 啊啊
常見紅日照東方每當變夕陽 便知時光去 

其實在60年代之初,先有台灣歌星紫薇用同一旋律唱的「月光小夜曲」: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村上春樹的獲獎演說:永遠站在雞蛋那方

大家都在談的村上春樹,我風聞其名,但只是曾經在圖書館裡翻翻,沒有認真地讀過他的一本書。

我也絕少在網誌整篇轉載別人的文字,但這一篇實在太好,就破一下例吧。

永遠站在「雞蛋」的那方 (村上春樹)

整理:張翔一  出處:台灣的天下雜誌 418期 2009/03

以色列政府空襲迦薩,獲頒耶路撒冷文學獎的日本知名小說家村上春樹受到國內外壓力,猶疑是否該出席頒獎,結局是,他去了,並掀起了比小說更為震動世人的餘波。

現年六十歲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被《時代雜誌》喻為當代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日本作家。 村上春樹三度問鼎諾貝爾文學獎,被媒體形容為繼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之後,「離諾貝爾文學獎最近的日本人」。他包括《挪威的森林》在內的多部長篇小說作 品,陸續被翻譯成四十多國語言,全球銷售超過兩千萬冊,近年陸續獲得捷克「卡夫卡文學獎」、愛爾蘭「法蘭克.歐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等多項國際文學獎項肯 定。 今年二月初,村上春樹獲頒耶路撒冷文學獎。該獎項每兩年頒發一次,表彰對人類自由、社會公平、政治民主具貢獻的作家。歷屆得獎者包括西蒙波娃、羅素、米蘭 昆德拉等。

諷刺的是,頒發獎項的以色列政府,近來空襲迦薩,備受國際和平團體批評。日本輿論因此要求村上春樹為避免被認為支持以色列近來的軍事行動,應拒領該獎項,否則將抵制其作品。 但二月十五日,村上春樹在國內外壓力下,仍選擇赴耶路撒冷出席頒獎典禮。他更出人意料地,在以色列總統佩雷斯面前,公開批判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同時一吐作為文學創作者,希望透過描寫微不足道的個人,對抗既有權力和體制的深層意義。

村上春樹於耶路撒冷的英語演講辭「永遠站在雞蛋的那方」,道出個人應有的道德勇氣、與對體制霸權的深刻反省,隨即被國際媒體競相轉載,更超越文壇,在國際政治、人權組織間引起廣大迴響。

Today, I have no intention of lying. 今天,我不打算說謊。

I have come to Jerusalem today as a novelist, which is to say as a professional spinner of lies. 今天我以一名小說家的身分來到耶路撒冷。而小說家,正是所謂的職業謊言製造者。 Of course, novelists are not the only ones who tell lies. Politicians do it, too, as we all know. Diplomats and military men tell their own kinds of lies on occasion, as do used car salesmen, butchers and builders. 當然,不只小說家會說謊。眾所周知,政治人物也會說謊。外交官、將軍、二手車業務員、屠夫和建築師亦不例外。 The lies of novelists differ from others, however, in that no one criticizes the novelist as immoral for telling them. Indeed, the bigger and better his lies and the more ingeniously he creates them, the more he is likely to be praised by the public and the critics. Why should that be? 但是小說家的謊言和其他人不同。沒有人會責怪小說家說謊不道德。相反地,小說家愈努力說謊,把謊言說得愈大愈好,大眾和評論家反而愈讚賞他。為什麼? My answer would be this: Namely, that by telling skillful lies - which is to say, by making up fictions that appear to be true - the novelist can bring a truth out to a new location and shine a new light on it. 我的答案是:藉由高超的謊言,也就是創作出幾可亂真的小說情節,小說家才能將真相帶到新的地方,也才能賦予它新的光輝。

In most cases, it is virtually impossible to grasp a truth in its original form and depict it accurately. This is why we try to grab its tail by luring the truth from its hiding place, transferring it to a fictional location, and replacing it with a fictional form.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幾乎無法掌握真相,也無法精準的描繪真相。因此,必須把真相從藏匿處挖掘出來,轉化到另一個虛構的時空,用虛構的形式來表達。 In order to accomplish this, however, we first have to clarify where the truth lies within us. This is an important qualification for making up good lies. 但是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先清楚知道,真相就在我們心中的某處。這是小說家編造好謊言的必要條件。

Today, however, I have no intention of lying. I will try to be as honest as I can. There are a few days in the year when I do not engage in telling lies, and today happens to be one of them. 今天,我不打算說謊。我會盡可能地誠實。我在一年之中只有幾天不會說謊,今天剛好就是其中之一。 So let me tell you the truth. A fair number of people advised me not to come here to accept the Jerusalem Prize. Some even warned me they would instigate a boycott of my books if I came. 請容我告訴你們真相。在日本,許多人建議我不要來這裡接受耶路撒冷文學獎。甚至有人警告我,如果我堅持前來,他們會聯合抵制我的小說。 The reason for this, of course, was the fierce battle that was raging in Gaza. The UN reported that more than a thousand people had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blockaded Gaza City, many of them unarmed citizens - children and old people. 主要的原因,當然是迦薩正在發生的激烈戰鬥。根據聯合國調查,在被封鎖的迦薩城內,已經有超過千人喪生,許多人是手無寸鐵的平民、孩童和老人。

Any number of times after receiving notice of the award, I asked myself whether traveling to Israel at a time like this and accepting a literary prize was the proper thing to do, whether this would create the impression that I supported one side in the conflict, that I endorsed the policies of a nation that chose to unleash its overwhelming military power. This is an impression, of course, that I would not wish to give. I do not approve of any war, and I do not support any nation. Neither, of course, do I wish to see my books subjected to a boycott. 我收到獲獎通知後,不斷問自己:此時到耶路撒冷接受文學獎,是否正確?這會不會讓人認為我支持衝突中的某一方,或認為我支持一個發動壓倒性武力攻擊的國家 政策?老實說,我也不想看到自己的書被抵制。 Finally, however,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I made up my mind to come here. One reason for my decision was that all too many people advised me not to do it. Perhaps, like many other novelists, I tend to do the exact opposite of what I am told. If people are telling me - and especially if they are warning me - "don't go there," "don't do that," I tend to want to "go there" and "do that." 經過反覆思考,我還是決定來到這裡。原因之一是,太多人反對我來。我和許多小說家一樣,總是要做人們反對的事情。如果有人對我說,尤其是警告我說,「不要 去」、「不要這麼做」,我通常反而會特別想去、特別想做。 It's in my nature, you might say, as a novelist. Novelists are a special breed. They cannot genuinely trust anything they have not seen with their own eyes or touched with their own hands. 這就是小說家的天性。小說家是特別的族群,除非親眼所見,親手觸摸,否則他們不會相信任何事情。

And that is why I am here. I chose to come here rather than stay away. I chose to see for myself rather than not to see. I chose to speak to you rather than to say nothing. 我來到這裡,我選擇親身面對而非置身事外;我選擇親眼目睹而非矇蔽雙眼;我選擇開口說話,而非沉默不語。 This is not to say that I am here to deliver a political message. To make judgments about right and wrong is one of the novelist's most important duties, of course. It is left to each writer, however, to decide upon the form in which he or she will convey those judgments to others. I myself prefer to transform them into stories - stories that tend toward the surreal. Which is why I do not intend to stand before you today delivering a direct political message. 但是這不代表我要發表任何政治訊息。判斷對錯,當然是小說家的重要責任,但如何傳遞判斷,每個作家有不同的選擇。我個人偏好用故事、尤其用超現實的故事來 表達。因此,我今天不會在你們面前發表任何直接的政治訊息。

Please do, however, allow me to deliver one very personal message. It is something that I always keep in mind while I am writing fiction. I have never gone so far as to write it on a piece of paper and paste it to the wall: Rather, it is carved into the wall of my mind, and it goes something like this: 不過,請容我在這裡向你們傳達一個非常私人的訊息。這是我創作時永遠牢記在心的話語。我從未將這句話真正行諸文字或貼在牆壁,而是刻劃在我心靈深處的牆 上。這句話是這樣的: "Between a high, solid wall and an egg that breaks against it, I will always stand on the side of the egg." Yes, no matter how right the wall may be and how wrong the egg, I will stand with the egg. 「以卵擊石,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 無論高牆是多麼正確,雞蛋是多麼地錯誤,我永遠站在雞蛋這邊。(筆者按:陳一諤同學,請你好好的想想這一句!)

Someone else will have to decide what is right and what is wrong; perhaps time or history will decide. If there were a novelist who, for whatever reason, wrote works standing with the wall, of what value would such works be? 誰是誰非,自有他人、時間、歷史來定論。但若小說家無論何種原因,寫出站在高牆這方的作品,這作品豈有任何價值可言?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is metaphor? In some cases, it is all too simple and clear. Bombers and tanks and rockets and white phosphorus shells are that high, solid wall. The eggs are the unarmed civilians who are crushed and burned and shot by them. This is one meaning of the metaphor. 這代表什麼意思呢?轟炸機、戰車、火箭和白磷彈就是那堵高牆;而被它們壓碎、燒焦和射殺的平民則是雞蛋。這是這個比喻的其中一層涵義。 This is not all, though. It carries a deeper meaning. Think of it this way. Each of us is, more or less, an egg. Each of us is a unique, irreplaceable soul enclosed in a fragile shell. 更深一層的看,我們每個人,也或多或少都是一枚雞蛋。我們都是獨一無二,裝在脆弱外殼中的靈魂。 This is true of me, and it is true of each of you. And each of us, to a greater or lesser degree, is confronting a high, solid wall. The wall has a name: It is The System. The System is supposed to protect us, but sometimes it takes on a life of its own, and then it begins to kill us and cause us to kill others - coldly, efficiently, systematically. 你我也或多或少,都必須面對一堵名為「體制」的高牆。體制照理應該保護我們,但有時它卻殘殺我們,或迫使我們冷酷、有效率、系統化地殘殺別人。 We made The System. 是我們創造了體制 I have only one reason to write novels, and that is to bring the dignity of the individual soul to the surface and shine a light upon it. 我寫小說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給予每個靈魂尊嚴,讓它們得以沐浴在陽光之下。 The purpose of a story is to sound an alarm, to keep a light trained on The System in order to prevent it from tangling our souls in its web and demeaning them. 故事的目的在於提醒世人,在於檢視體制,避免它馴化我們的靈魂、剝奪靈魂的意義。

I fully believe it is the novelist's job to keep trying to clarify the uniqueness of each individual soul by writing stories - stories of life and death, stories of love, stories that make people cry and quake with fear and shake with laughter. This is why we go on, day after day, concocting fictions with utter seriousness. 我深信小說家的職責就是透過創作故事,關於生死、愛情、讓人感動落淚、恐懼顫抖或開懷大笑的故事,讓人們意識到每個靈魂的獨一無二和不可取代。這就是我們 為何日復一日,如此嚴肅編織小說的原因。

My father died last year at the age of 90. He was a retired teacher and a part-time Buddhist priest. When he was in graduate school, he was drafted into the army and sent to fight in China. 我九十歲的父親去年過世。他是位退休老師和兼職的和尚。當他在京都的研究所念書時,被強制徵召到中國打仗。 As a child born after the war, I used to see him every morning before breakfast offering up long, deeply-felt prayers at the Buddhist altar in our house. 身為戰後出生的小孩,我很好奇為何他每天早餐前,都在家中佛壇非常虔誠地祈禱。 One time I asked him why he did this, and he told me he was praying for the people who had died in the war. He was praying for all the people who died, he said, both ally and enemy alike. 有一次我問他原因,他說他是在為所有死於戰爭的人們祈禱,無論是戰友或敵人。 Staring at his back as he knelt at the altar, I seemed to feel the shadow of death hovering around him. 看著他跪在佛壇前的背影,我似乎感受到周遭環繞著死亡的陰影。 My father died, and with him he took his memories, memories that I can never know. But the presence of death that lurked about him remains in my own memory. It is one of the few things I carry on from him,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我父親過世了,帶走那些我永遠無法盡知的記憶。但環繞他周遭那些死亡的陰影卻留在我的記憶中。這是我從他身上繼承的少數東西之一,卻也是最重要的東西之 一。

I have only one thing I hope to convey to you today. We are all human beings, individuals transcending nationality and race and religion, fragile eggs faced with a solid wall called The System. 今天,我只希望能向你們傳達一個訊息。我們都是人類,超越國籍、種族和宗教,我們都只是一枚面對體制高牆的脆弱雞蛋。 To all appearances, we have no hope of winning. The wall is too high, too strong - and too cold. 無論怎麼看,我們都毫無勝算。牆實在是太高、太堅硬,也太過冷酷了。 If we have any hope of victory at all, it will have to come from our believing in the utter uniqueness and irreplaceability of our own and others' souls and from the warmth we gain by joining souls together. 戰勝它的唯一可能,只來自於我們全心相信每個靈魂都是獨一無二的,只來自於我們全心相信靈魂彼此融合,所能產生的溫暖。

Take a moment to think about this. Each of us possesses a tangible, living soul. The System has no such thing. 請花些時間思考這點: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獨特而活生生的靈魂,體制卻沒有。 We must not allow The System to exploit us. We must not allow The System to take on a life of its own. 我們不能允許體制剝削我們,我們不能允許體制自行其道。 The System did not make us: We made The System. 體制並未創造我們:是我們創造了體制。 That is all I have to say to you. 這就是我想對你們說的。

I am grateful to have been awarded the Jerusalem Prize. I am grateful that my books are being read by people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And I am glad to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speak to you here today. 我很感謝能夠獲得耶路撒冷文學獎。我很感謝世界各地有那麼多的讀者。我很高興有機會向各位發表演說。

(學業篇)70年代的香港大學歲月

我想以前讀大學比現在輕鬆得多,起碼我那時唸文史哲的是如此。至於唸醫科和建築的功課繁重,慘無人道,歷來都是這樣的了。

現 在香港的大學實行的是美國式的學分制,讀大學的三或四年間,不停的有Assignment和考試,真是分秒必爭。我讀70年代英國式的香港大學,表面上懶 懶散散,其實是給你自由進修的空間;你當然可以胡混三年勉強合格,最多是沒有Honours,以Recommended Pass的成績埋單,好歹也是港大畢業生。

但是這個功課輕,不監管的制度之下,一樣可以出超卓的人才。

以文學士而言,要在70年代的港大畢業,要在第二、三年完成8張Paper的課程,可以在同一系修讀,也可以在兩個系修讀,每邊唸4張。

我的興趣在哲學,但哲學系很小,只可以5選4,所以我另選4張中文系的課程。

大學頭一年是通識教育,可以選三個系來讀,教甚麼聽甚麼,沒得選。第二三年,選定一個或兩個系,不能轉系了。

第二年讀4張Paper,年終不設考試;第三年讀4張,這兩年每星期的上課時間不足10小時。二三年之間的暑假做一篇畢業論文,第三年終結的時候考畢業試,連考八張Paper,可謂盡地一煲。

不過據我所知,很少人畢業試過不了關的,一屆只有一兩個極之離譜的才會「肥佬」(Fail)要重讀。我那年是有一個擺明搗蛋,連論文也沒交,大學不「肥」他也是對上天不起。

講起論文,老師對我們都很寬容,好不好是其次,最重要是有貨交,就很少跟你過不去。平日上課從來不點名,所以很多人翹課,課餘找人複印筆記或補印老師發的資料。

說來好笑,到了考畢業試的時候,同院系的同學集中在陸佑堂,一排一排的坐著;一眼望過去,不少同學都很生面,可見都是三年來神龍見首不見尾之輩。

大學給我們一個自由的環境、豐富的藏書,讓我們自己進修。我遇到的老師都很隨和,有問題可以直接敲門找他們談。說到底,一個人書唸得怎樣,不是靠外人督促,是靠自己的啦。

我選修的8張Paper如下:

哲學系--知識論(Theory of Knowledge)、道德哲學(Ethics)、心靈哲學(Philosophy of Mind)、藝術哲學(Aesthetics)。

中文系--思想史 1、思想史 2(佛學)、史學史、文化史。

我的畢業論文:哲學系的是 Emotions(人類感論),中文系的一篇是研究康有為的「大同書」和譚嗣同的「仁學」。

舊文:同學少年多不賤哲學益我30年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環保購物袋

7月7日開始,香港的超級市場不再免費給顧客膠袋,需要的話,盛惠5角一個;希望可以減用膠袋,保護環境。

澳洲的集團超市,則是三件貨品以下就不給你膠袋;其他的商店沒有硬性規定,只是多句聲問你要不要膠袋,說要才給你,暫時還未用一定要收錢這一招。

且看成效如何吧----香港的顧客會不會計較帳單上加那5角錢,還是未知之數。今時今日,莫說是5角港幣,5元都買到很少東西,5角錢,真是「跌都費事執」啦!

少用膠袋,還是靠個人自動自覺,不怕麻煩,隨身帶備購物袋才行。下面這幾個是我常用的:

藍色那個,還有保溫功能,用來買肉和買魚最好。

不過講到夠特色,還是這個:

是鄰居鬼妹親手縫製送給我們的,可以摺起來的,打開之後:

哈哈,這麼多貓,正呀!

網友文章: La Bean的 7.7. Plastic Bag Fee 事變!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

韓國石頭飯

這個韓國石頭飯,燒得火熱的小石釜,裝著飯菜上桌,一邊吃,釜底的飯已經慢慢結為飯焦(鍋巴),可知其熱得厲害了。

材料也相當豐富,牛、雞肉任擇一種,混著五六種蔬菜和一隻蛋,另有Side Dish 兩小碟。

老闆見我吃得斯文,看不過眼過來教我怎樣吃,「哪,加醬油、辣椒醬,韓國人是這樣撈勻來吃的!」一試之下,的確好食一點。

下面的是炒粉絲,餐牌上的英文卻說是Potato Noodle,看起來是很很辣,其實完全不辣。

午市有特價,老闆每日在餐牌上選三款作為special,減為10元一客,抵食啦。

Po Sok Joung :1/F., Wickham St., Fortitude Valley, Brisbane, Queensland 4006, Australia. (Tel. 61 7 32522646)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校園篇)70年代的香港大學歲月

我是在1973年至1976年在香港大學讀書的,那時大學的規模遠不如今日的大,全部學生3000人左右,本部校園內的建築物,只是幾座而已。

一般人心目中的「香港大學 」的印象,就是最古舊、最具特色、圍繞著「陸佑堂」一帶的校園。真的,這是香港大學的精神所在,無論離開了多久,印象還是最深刻。

陸佑堂是一個禮堂,包含著它的整座三層紅磚建築物叫Main Building,就是大學本部。傳統英國式大學以文史哲為重鎮,正正是位於本部了。其餘的工程學系的校舍,零零星星的分散在薄扶林道一帶,與民居夾雜在一起,醫學院就更遠,在沙宣道自成一國,坐巴士也要幾個站才到的。

本部的魅力在於其高天花、闊走廊、方正開揚的課室,還有就是那說不出、只能感覺到的書卷氣,人在其中,感覺到「這才是大學」!

由於本部歷史悠久,我在本部倘佯時,每每想到這些走廊,是以前的中國大學者朱光潛、許地山教授走過的,還有才女作家張愛玲,思古之情油然而生。密不透風、像一棟商業大廈的新式校舍怎能比?

現在的甚麼「許愛周樓」、「梁銶琚樓」、「邵逸夫樓」、「莊月明樓」、「太古堂」等等,那時通通還未興建,最新的建築物就是我在入學那一年啟用的「鈕魯斯樓」,是社會科學院的大本營。

本部和鈕魯斯樓之間,有一個小林蔭區,就是最為人懷念的「荷花池」所在,很多同學在草地上或坐或臥,有時帶著一背的草進課室上課。晚上,是我們一班不知天高地厚的理想主義者擺龍門陣,或成雙成對的情侶同學談心的地方。

本部後面的山坡上,是舊圖書館大樓,我們叫「拉記」(Library 的第一音),有五六層。不是臨近考試的期間,裡面的桌椅都是空空蕩蕩,任坐唔嬲,冷氣又充足,中學的條件遠遠不及,喜歡讀書的,坐下了不願走開。我是天天在拉記打躉,連放暑假也回去的,就是喜歡它的環境,可以專心讀書和思考。

「拉記」和本部之間,是「學生會大樓」,但是只有兩層,內有辦公室和學生餐廳,是學生會的產業,自行管理,寫字樓內的職員,都是由學生會聘用。有個「發叔」, 工作了十幾廿年;學生會幹事年年換一屆,有發叔在,很多事情的前因後果,問他就瞭若指掌。

宿 舍方面,只有本部旁邊的「明原堂」(男女生),博扶林道上,一路數過去的「何東夫人堂」(女生)、「利媽竇堂」(男生)、「聖約翰堂」(男女生)、「大學堂」(男生),但是宿位有限,要揀人來收;其實也不是人人負擔得起(一個月要300元左右,整年的學費也不過是千餘元),所以宿生只佔全部同學的一兩成, 大多數同學都是走讀生。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一桌喜酒多少錢?

結婚是人生大事,雖然很多青年人最討厭擺酒,認為「結婚是我們兩個人的事」,到頭來還是拗不過雙方家長,乖乖地擺酒宴客。

我不知道現在香港的物價如何,一桌喜酒要多少錢? 我想最低消費也要三四千元吧。

我在1978年結婚,起初也是想甚麼都不鋪張,註冊之後旅行算了;我是獨子,父母當然不肯,說我不擺酒他們出錢擺!於是,擺就擺吧,人數盡量少也數出十七八桌,地點選了尖沙咀,我和松嫂做同事時相識的公司附近,美心集團的翠園酒樓(對這一帶有特別感情)。

記得當時的酒席價錢相當克己,酒樓經理問明是結婚酒席,寫出來的建議菜單也不過是幾百元而已,父母想搞得好一點,把菜式中的一味魚upgrade為「游水大紅斑」,加200元,還是1000元有找。

這是70年代的物價和社會情況。

如果數到再早一點的60年代,不是人人結婚都都在酒樓大排宴席的。 記得60年代初我還是幾歲大,包租婆的姪女在她家中寄住,後來出嫁了。新郎追求新娘時和我們混得很熟,晚上拍拖送女友回家時,常常叫樓下的大牌檔送雲吞麵上來,給全層樓的住客一人一碗做宵夜,結婚酒當然也請我們。

我 記得擺酒的地點,是油麻地一間小型幼稚園,場地只是一兩個鋪位的大小,晚上把地方租出來給人搞宴會,當時很常有的。主人家預先搞定專接「包辦宴席到會」的 店家,到時搬來桌椅碗碟放好,大鑊爐灶則搬到在後巷的空地,火光紅紅的炒菜上桌,很有街坊風味。一些普羅階層的市民,壽宴喜酌都是這樣應付過去的了。

我翻舊相簿,還有一張當晚的照片,圖左一的是家父:

父母告訴我,50年代他們結婚時,酒席僅幾十元一桌而已。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言論自由」的怪論

這兩星期來網上的討論挺熱鬧,先有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陳諤在討論會上發表對六四民運的另類意見,後有成龍在電視論壇中說香港和台灣太自由太亂,要管一下才行,被網友狠批

也有些人出來說些「持平」的意見,說和成龍都有發表言論的自由,你們這樣罵和成龍是不對的,是不包容社會上的異見,侵犯了「言論自由」的大原則,甚至是死硬反中反共的一言堂。

好像有點道理,不過是怪論。

容許不同的意見,就是可以自由批評;批評別人的意見,也要預備遭受另一些人的批評,才是「言論自由」。和成龍有發表意見的自由,如果其他人覺得他們說得大錯特錯的,可以嚴厲批評(有時罵得過了火,那是另一回事),也是言論自由的體現

現在香港大學的同學有人發動全體投票,決定罷免諤;有人會說:這豈不是表面民主,實為「獨裁」,只容許反對中共的單一意見嗎?

學生會會長是同學選出來的,出任後的言論或行為不孚眾望,根據憲章可以投票決定罷免之,這是民主的規則。新聞上,就看過不少政治領袖被彈劾、議會投以不信任動議,卒之被罷免的例子,在獨裁政體下是不能辦得到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eedom_of_speech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freedom-speech/

http://www.answers.com/topic/freedom-of-speech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減肥救地球

肥人污染環境?!

(http://www.obesityfacts.co.uk/wp-content/uploads/2009/02/obesity.jpg)


倫敦「衛生及熱帶疾病學院」的學者說,肥人吃得比瘦人多,而製造食物,是地球產生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之一。還有,肥人去甚麼地方,比較倚賴坐車或開車,增加燃料消耗。

據說,一個歐洲人平均產生的溫室氣體,估計是 11噸。而養活一個肥人,每年產生的溫室氣體,比養活一個瘦人多

一噸!

今次真是人肥都有罪!

新聞報道:Stay slim to save the planet (http://www.abc.net.au/news/stories/2009/04/19/2546848.htm)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童星的悲哀

觀眾喜歡看銀幕上的可愛童星,童星的成功使星爸星媽見獵心喜,每每接片太多,日夜趕拍,摧毀了童星的童年,例子有我們香港的天才童星馮寶寶。

童星拍片所賺的錢,大多由父母支配,等而下之的星爸星媽,把孩子當作搖錢樹之餘,更吞沒其收入揮霍淨盡。童星過了拍童角戲的黃金時期,假如未能像伊麗莎白泰萊(Elizabeth Taylor)、妮妲妮活(Natalie Wood)或祖迪科士打(Jodie Foster)等能夠順利過渡成為出色的成人演員,早年因工作關係沒有好好唸書,此時欠缺其他的謀生本領,跟著的是幾十年的坎坷歲月。

看這個可愛的小孩 Jackie Coogan,更是電影史上的「人辦」。


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醜陋時裝

我一向還以為自己頭腦古舊、口味落伍,所以看不慣現在的女人時裝。最近看澳洲報紙,有個也是女性的時裝專家列出 What not to wear。這下好了,原來英雄所見略同,吾道不孤!

摘錄如下,圖片是我在網上抓來:

1. Logomania--把品牌名字印在衣物上。(正牌已經夠樣衰的了,冒牌的更是罪加一等)

2. Babydoll Dresses--「娃娃裝」。(這個我倒沒所謂)

3. Matching shoes and handbags--手袋、皮帶、皮鞋一套。(是呆板一點,不過未至於令我反感)

4.Ultra lowrise pants--超低腰褲(露出內褲邊,還逼人看生了鹹粒和熱痱的股溝,最惡心)

(http://www.enquirer.com/editions/2003/05/29/pants_zoom.jpg)

5. Uggboots--室內穿的保暖靴。(澳洲有些女孩穿上街,還是大熱天時,真是神經病)

(www.uggboots4all.com.au)

6. Dancewear,如一件頭的緊身運動衣Unitard,當上街的衣服來穿:

(http://apps.onstagedancewear.net/blog/upload/o/n/onstagedancewear.net/530c0a7b572dd86694a1d2ef6954645e.jpg)

還要加上恐怖的 Legwarmers,有人竟然小腿要保暖,但赤腳踩人字拖,Oh my God!

(http://www.punkgirlknits.com/images/legwarmers1.jpg)

7. Harem Pants--燈籠褲:

(http://foreveramber.typepad.com/photos/uncategorized/2008/04/16/harem_pants.jpg)

8. Underwear as outerwear--內衣外穿,簡直是視覺污染之最:

每次我見到穿成這個樣子的 Madonna 或 Kylie Minogue,我都會咒他們快D死!

一鍋一燒

「一鍋一燒」,一鍋是豆豉湯,一燒是日本(台灣式?)薄撐,有點像 大阪燒和廣島燒

湯裡加了白菜、素魚蛋、素魚、豆腐。薄撐裡的材料是菜絲、紅蘿蔔絲、薯蓉之類,上面灑Mayonnaise 沙律醬(14.50澳元)。

同場加映,台灣式「香菇羹麵」(7.90澳元):

觀音素食198 Wickham St., Fortitude Valley, Brisbane, Queensland 4006, Australia. Tel. 61 7 32524557)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

檢便宜

我 是用有線寬頻上網的,是澳洲的第一批,當年要報名輪候的啦。後來流行用電話線的ADSL,有線寬頻是稀有動物了。市面上ADSL Modem又便宜又快,而Cable Modem完全買不到,幾年前燒掉了Modem,要網絡供應商技師上門換新,人工未計,一個Modem 便要200多元澳幣,是一般ADSL Modem 的三四倍!

換了之後一直用到現在,尚算平安大吉,為保險計,乃上eBay看看有沒有,買定一個做後備。

有是有,一些是美國的倉底貨批發出售,又不知道是否適用澳洲的240伏特電壓;100美元10個,是便宜了,但我要10個來作甚?

終於找到一個二手的,還是澳洲本地,郵費也低(10澳元),物品拍賣底價只是 1元,暫時還未有人問津,於是我便出底價Bid之,並定了自動與人競價的上限為20澳元。

當日晚上是競投的Deadline,之後我接到電郵通知,我用1元投到。

過了幾天,收到Modem,包裹上看得到,物主貼了10元郵票,真的只是收了我 1大元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

布市最高尚住宅區Ascot

這是布里斯本市最高尚的住宅區Ascot一景,本區一間外型最普通不過的木屋,賣120萬澳幣是等閒事,是其他地區的三倍。

含蓄而不奢華,完全是幾十年前的風貌;街上那些小店,和英國小鎮的差不多:

這是本區蚊型郵局,牆上一格格的是私人租用的郵箱:

我進了這家小咖啡店,享受一杯 Cappuccino:

一件肉卷:

咖啡店內還售賣精品食物,貨色和超市的大大不同。這是朱古力部,現在是4月,所以有很多復活蛋:

此外有醋、果醬、橄欖油、芝士、火腿等等。

Vanillapod et Voila119-B Lancaster Rd., Ascot, Brisbane, Queensland 4007, Australia. (Tel. 61 7 3268 7285)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買了這股票真仆街

都可以說是股海奇聞了, 股東都希望公司執笠,因為不執的話,仆街啦!

這隻名為Brisconnect的澳洲股票,是一間新的上市公司,其業務是為昆士蘭州政府承辦工程,建造由布里斯本國際機場往市中心的快捷地底通道Airport Link,工程費達34億澳元。該公司經營不善,資不抵債,沒法做下去,分分鐘有爛尾之虞。

本來股票持有人自嘆倒霉,股票變廢紙,輸光就算了,誰知道這一鋪是不要股票也未惦。

原來當初股票上市時,由兩家大銀行Macquarie Bank 和Deutsche Bank包銷,股價每股一元,招股書當然大吹大擂前景極佳,派息會很理想,不過日後要分期供股兩次,每次供一元。

公司傳出運作的不利消息時,股價當然應聲下跌,一路跌下來,由幾角跌到原來股價的100分之一,即是一仙一股,繼續在股市中買賣。有些不打聽打聽的股民見獵心起,想燒冷灶趁低吸納,看見一仙一股,「不希望它見一元了,升到兩仙都賺一倍啦!」富向險中求,有人竟然大量入貨。

1,000元,便可以買10萬股,抵買丫!有些傻佬傻婆用幾萬元買了幾百萬股,無端端成為公司的「大股東」。

但是忽然驚聞噩耗,下一次供股日期快到了,假如你用1,000元買了10萬股,到時一股供一元,要拿10萬元出來的!拿不出,這筆欠款可要上身的,到時你賣屋賣車來抵債,或宣布破產吧!

你說是不是「貪」字變「貧」,買了這股票真仆街?

相關新聞:BrisConnections survives wind-up vote

股民互助網站:http://twitter.com/brisconnect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用錢頭還是用錢尾

我23歲進香港政府做行政主任,一開始的工作是管理著一班已屆中年的文員(現在叫「文書主任」),大家年紀相差一大截, 但是相處得很融洽,有空時會談天說地,交流經驗。

當時我的「大寫」(一級文員),幫我管著下面一班二級文員、助理文員、信差等等,已是年近50,在倒數55歲退休的時間了,我這個新丁,常聽到一班文員討論退休金的問題。

香 港政府以往素來是實行「長俸制」,民間叫「鐵飯碗」。新聘公務員兩年試用期滿,便可進入Pemanent and Pensionable Establishment,不犯大錯可以穩步做到退休年齡,退休時有一筆「退休酬金」(Lump Sum),另外每個月領一份「退休金」(Pension),一直到去世為止。

退休金的多寡,當然和當事人的職位高低、服務年數有直接關係,計算方法很複雜,大家也未必有興趣想知道;想了解一下的朋友,請看香港公務員退休資料網頁 http://www.csb.gov.hk/tc_chi/admin/retirement/183.html

每個退休公務員都要面對的問題,是「退休酬金」和「退休金」之間的此消彼長的選擇,當中大有玄機:

你可以選擇一筆過的「退休酬金」多一點,而每月支取的「退休金」少一點;或「退休酬金」少一點,而「退休金」多一點----但是當中有個限度,不能全部折算為「退休酬金」一Q清袋,寧願不收每月的退休金----不過相反來說,你就可以選擇完全不收「退休酬金」,以後支取最高比率按月發的退休金。

哪一樣比較上算,可要牽涉到一個人的人生觀和理財之道了。

當時我的文員對我說道:「梁Sir,有得拿當然盡量有咁多要咁多Lump Sum啦,用錢頭,好過用錢尾嘛

聽他們說,非官方統計,退休公務員一般壽命不算很長,「政府俾一條友的退休金,很多時俾唔夠10年就唔駛俾啦!」即是很多退休公務員不到65歲便玩完?!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如果相信自己壽命不長,或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哲學的話,就真是有錢要盡攞,務必先享受一番。但是要賭一鋪和政府鬥長命的話,就一定是留前鬥後,長攞長有比較著數啦。

如果收了一大筆「錢頭」,不懂投資增值,錢又花費得七七八八,跟著的「錢尾」不夠開銷-----政府雖然也會每年依通漲上調退休金,但幅度不及現役公務員薪酬的調整,豈不是越長命生活越不堪?

如何選擇,自己打算了。你或者會問:「阿Chris你選哪一樣?」

嘻嘻,你猜呢?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日本流行漫畫「舞吧!昴」 (ttp://wwws.warnerbros.co.jp/subaru) 改編的電影在香港上映,由黑木美紗、高雅羅、 平岡祐太、 佐野光來、前田健、 筧利夫、 東方神起、 桃井薰主演,曾田正人編劇,香港的李志毅導演

(yahoo hk 的介紹 http://hk.movies.yahoo.com/movie.html?id=mcl_dancesubaru )





這個「昴」不是「昂」字,中文音「卯」,日文發音是Subaru,正正是香港人叫「掃把佬」那個日本車的品牌相同的字,意即12星座中的「金牛座」。


70年代,日本歌星谷村新司唱自己作曲和詞的「昴」,流行一時。

在香港,可是有關正傑改成廣東話版本的「星」推廣有功哪:


(詞:鄭國江)

閉起雙眼睛 心中感覺清靜
再張開眼睛 怕觀望前程
夜冷風更清 這一片荒野地
沿途是岐路 我方向未能明

*啊…不見朗月 導我迷途 只有星*
啊…荒野路 伴我獨行 是流螢
縱步獨行 沿途寂靜
似只有呼吸聲
緩步前往 決意走崎嶇山徑

踏過荊棘 苦中找到安靜
踏過荒郊 我雙腳是泥濘
滿天星光 我不怕風勁
滿心是期望 過黑暗是黎明
啊…星也燦爛 伴我夜行 給我影

#啊…星光引路 風之語 輕輕聽
帶著熱情 我要找理想
理想是和平
尋夢而去 那怕走崎嶇險徑#
(重唱*#)
明日誰步過 這星也帶領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2009昆士蘭中國電影節

2009昆士蘭中國電影節


地點:Gallery of Modern Art(GoMA), Southbank, Queensland Cultural Complex,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選映謝晉、張藝謀、賈樟柯的代表作品,全部免費入場。

網頁:http://qag.qld.gov.au/cinematheque/current_programs/the_china_project


外國人姓氏趣談

中國人很早便有姓氏,百子千孫一姓相傳,也起碼有五六千年的歷史吧。例如相傳「黃帝」姓「公孫」,我不知道有多少成真確,不過到了3000年前的周朝,人們肯定是有姓的了,周的王室是姓「姬」,平民如孔子姓孔名丘,弟子「子夏」姓卜名商,,也是確實有姓氏的了。

我們今天很難想像,一個沒有姓氏的人類社會是怎樣的----但我以前有個同事,來自寮國,他有名無姓,就叫Saenthong,公司名片上的「姓名」就是Saenthong 一個單字。

外國人有姓氏的歷史不算很長,「先進」的歐洲諸國,也是幾百年而已。

15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大師「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中文是譯錯了,因為他不是姓 da Vinci,da Vinci 是「來自 Vinci (這地方)」 。所以嚴謹一點的書,直接稱呼大師為 Leonardo,絕無不敬,不會稱他做 Da Vinci 的。湯漢斯在 The Da Vinci Code 電影中的角色是考古教授,但屢次說 Da Vinci 如何如何,給人在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IMDB) 批評啦。

歷史上很多國家,是政府下令人民要有姓氏,人民才急就章地找一個來用的,例如英國人很通行的Smith, Baker, Mason都是本人的職業,Long 和 Short 可能是其人的特徵。又如日本最多人姓的田中、渡邊、村上,是以所住的地方為姓。

好些中東人有名無姓,舊約聖經裡的人都只有一個單名,如阿伯拉罕、約瑟;到了新約時候,保羅就是保羅,最多是稱 Paul of Tarsus作為識別。

今日有些中東人,我們見到的「姓名」的兩個字,前者是他的名,後者是他老爸的名,如伊拉克的 Saddam Hussein 多數中文傳媒譯為「候賽因」,譯成「薩旦姆」的才算內行。有些中東人乾脆就叫「X 的兒子」,例如 「賓虛」Ben Hur---- Hur 的兒子,並非叫阿 Ben。「本拉登」Osama bin Laden 的 bin Laden, 是表示他的老爸名叫 Laden,所以應直接叫這個恐怖份子做「奧撒瑪」。

一些英國人起的姓氏,當初就叫「某人的兒子」,就是那些甚麼Johnson , Stephenson, Robertson 之類了。另外,MacDonald 的Mac,Fitzpatrick, Fitzgerald 的Fitz,都是作「兒子」解。

俄羅斯人的中間名字,有些是用父親的名嵌入的,如小說家契可夫 Anton Pavolovich Chekhov 的 Pavolovich,表示他是「Pavel的兒子」。

有些西班牙、葡萄牙人,又會把媽媽的名作為中間名。香港老牌歌手Joe Junior,當然不姓Junior,是和他父親都叫 Joseph ,所以用Junior 作識別----我很多年前見過他的名片,全名是 Joe Maria Rodriguez Jr.

東亞人如中國、韓國、日本,都是先姓後名,西方人則先名後姓;匈牙利人可算是例外,聽說是他們是亞洲的「匈奴」西遷歐洲的後代之故。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12日 星期日

越南鴨湯米粉

到越南餐館最常點的是「生牛肉粉」,其實越南的鴨肉湯麵也值得一試, 不過不是每間餐館都有。

這是我吃過最好的,改為鴨肉湯米粉(14.50澳元):

湯清甜,主要是竹筍和香菜,鴨肉配越南/泰國式的沙律另上,甜酸醬料,和一般的魚露又有點不同,幾粒勁辣的辣椒,十分醒胃。

例牌叫個豬肉檬 (9澳元):

越南三色冰

Dakbla: 65 Hardgrave Rd. , West End, Brisbane, Queensland 4101, Australia. (Tel. 61 7 38440594)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11日 星期六

經典的 Odessa Steps

1925年蘇聯導演愛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 描寫舊俄羅斯海軍叛變歷史事件的「波特金號戰艦」(Battleship Potemkin),雖然是黑白默片,但是已經率先用上很多現代電影承繼的技術效果。戲中發生在Odessa Steps 上, 沙皇軍隊屠殺示威群眾那幾十秒的鏡頭,更是電影系學生不知道要分析多少次的經典場面:

大特寫、中景、遠景的割接,正常速度和慢鏡、平行剪接的蒙太奇,一秒鐘都沒浪費,手法絕不落伍,影象懾人。

1987年電影,Brian De Palma導演,辛康納利、奇雲高士拿、羅拔迪尼路主演的「義膽雄心」(The Untouchables) 的火車站槍戰場面,就是向「波特金號戰艦」取經之作。De Palma 把技巧用到盡,把這一幕玩足5分鐘,大家比較看看是誰更高明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

超巨型昆蟲

這隻超巨型昆蟲伏在我家門上,外形很恐怖。

足足有20cm長的呢,澳洲就是多這些怪異生物。

大自然裡弱肉強食,花園裡四周都是飛鳥和貓,牠生長到這麼大一定不容易。

我用掃帚撥出草叢,讓牠自尋生路好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

「耳鼻喉科」的英文

中文和英文,一個是方塊字,另一個是字母拼音的系統,哪個系統好一點?這是沒可能有答案的問題,各有特色就是了。

中文用方塊字砌積木地組成複合名詞,例如:救火車、三輪車、救護車....很容易明白和記憶,英文就要說 Fire Engine, Tricycle, Ambulance。

英文也有像中文的複合名詞的嗎?

有! 英文的來源很複雜,除了英國本土的古「英文」----其實是1000多年前的英格蘭的一個地區的方言,發展過程之中滲入了很多丹麥文、拉丁文、德文、法 文、希臘文,由不同的語根演化成很多很多英文字。有些字我們每天都在用,但要勞動字源學家解釋,我們才會知道來龍去脈。

說中文,任何人都會懂得醫學上的「 耳鼻喉科」是甚麼東東,如果要說英文的話,很多人都不懂。

是這個字:Otorhinolaryngology

是的,也是由「 耳-鼻-喉-科」四個字組成的,不過是希臘文。

Oto-耳
rhino-鼻 (犀牛rhinoceros,鼻上有隻角 keros)
laryngo-喉 (larynx 是喉嚨,你也會有點印象吧)
logy-學科(這個很多人也知道了)

哈哈!又長又臭,這麼艱深,就算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也不一定懂,於是作了一個簡稱出來,就是 ENT,真的是 "Ear-Nose-Throat" 了。

因話提話,另外有個字 Nosology,大家猜猜是甚麼學科?

是研究鼻的專科?

猜錯了,Nosology 是醫學上把疾病分類的學問。Noso一字的語根也是希臘文,是「疾病」的意思!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對還是錯

2009年,20年了,今年或會有甚麼特別的紀念活動吧。十年人事幾番新,何況是20年?

怎樣看歷史事件,對決策者作出「對」或「錯」的評價,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1989年之後出生的人在人口比例上越來越高,有些人會只看到今日中國的國際地位、經濟實力,會覺得「假如當時政府不是當機立斷,鐵腕鎮壓,穩定局面,哪會有今日的好日子?」

最近翻看史書,我有兩個感想。

中國歷史上有過幾次可以稱道的盛世,我最欣賞的是唐太宗的「貞觀之治」,文治武功,都是照耀千古。但是唐太宗李世民是怎樣登上皇位的,說出來就不是那麼馨香 了。唐高祖李淵得天下,得李世民之力最大,但是根據傳統,還是要立長子建成為太子。史書說建成這人資質庸碌、沉迷酒色,簡直是廢人一個;他還忌世民功高,乃和另一弟弟元吉合謀加害之(Well, I doubt....)。於是世民先發制人,先約定兩個哥哥某時某日朝見父皇調解紛爭,但是在帶齊兵馬於途中的玄武門伏擊。李世民親手射殺建成,手下猛將尉遲恭手刃元吉,跟著一夥人兇神惡煞湧到皇宮,迫那嚇到腳軟的李淵退位,遂登帝皇寶座,是為唐太宗,史稱「玄武門之變」。

我們可以說「沒有玄武門之變,就沒有貞觀之治」,所以唐太宗殺兩個兄弟奪取皇位是對的嗎?你和我都懂得說的香港俗語:「一單還一單」----貞觀之治不錯是要表揚,但是太宗殺兄弟的行為也不須為了後來的功績諱而不談,也不應該因為玄武門之變導致後來一個好的結果而加以肯定。

再看一個外國的例子:猶太人亡國族裔流亡他國,盼望復國等到頸都長,2000年來了無進展。20世紀的猶太人,更遭德國納粹屠殺了近600萬----但是正因如此,贏得了世人的同情,在歐美國家的力保之下,終於可以在巴勒斯坦一帶劃地重新建立以色列國。歷史的「因果」分析起來,有時真的令人啼笑皆非,但是難道要他們肯定希特勒,因為「沒有納粹屠殺,就沒有今日的以色列國」?

延伸閱讀

方潤的 Shameless: blame the 64 victim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避稅「天堂」

中國、香港、台灣的傳媒,都報道在倫敦召開的G20高峰會,包括香港和澳門名列「避稅天堂」 黑名單的新聞。例如:

曾蔭權回應G20:香港非避稅天堂 http://big5.ce.cn/xwzx/gnsz/gdxw/200904/04/t20090404_18712432.shtml

區璟智否認本港是避稅天堂 http://paper.wenweipo.com/2009/04/03/GJ0904030006.htm

避稅天堂名單公布,4國面臨制裁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4828658.shtml

甚麼避稅「天堂」?是Tax Haven,不是 Heaven 啊!

Haven 香港叫「避風塘」,是讓船隻不出海作業或颶風期間安全停泊的地方。把逃稅/避稅/託庇的地方稱為 Haven,是形象化的描述,與「天堂」全無關係 Haven這個英文字來自古德語Habene,恰好是「港口」的意思,中文也有譯為「避風港」的。(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haven)

專家解釋何謂 Tax Haven

A country or other political entity that offers outside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a climate of minimal or nonexistent taxation. In some cases, the low taxes apply not only to those levied by the tax haven itself but also to the possibility of reducing or avoiding taxes levied in the investor's home country. (Wall Street Words: An A to Z Guide to Investment Terms for Today's Investor by David L. Scott. Copyright © 2003 b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另外又可以把收容難民、保存資金的地區稱為 Safe Haven (「庇護所」),但有些澳洲中文報紙也譯 Safe Haven為「安全天堂」。嗚呼!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卓越的猶太民族(音樂界)

流行音樂歌手:Leonard Cohen, Neil Diamond, Bob Dylan, Janis Ian, Carole King, Billy Joel, Barry Manilow, Manfred Mann, Bette Midler, Olivia Newton-John, Helen Reddy, Neil Sedaka, Carly Simon, Barbra Streisand, Simon and Garfunkel , Steely Dan.

流行音樂作曲家:Burt Bacharach, Irving Berlin, Jerome Kern, Richard Rodgers.

爵士/搖擺樂手:Larry Adler, Herb Alpert, Stan Getz, Benny Goodman, Harry James, Mitch Miller, Ronnie Scott, Artie Shaw

古典音樂家,更是高手如雲:

Vladimir Ashenazy, Daniel Barenboim, Leonard Berstein, Aaron Copland, Antal Dorati, Mischa Elman, Arthur Fiedler, George Gershwin, Philip Glass, Emil Gilels, Jascha Heifetz, Vladimir Horowitz, Otto Klemperer, James Levine, Gustav Mahler, Felix Mendlesohn, Darius Milhaud, Zubin Mehta, Yehudi Menuhin, Nathan Milstein, David Oistrakh, Eugene Ormandy, Itzhak Perlman, Andre Previn, Artur Rubinstein, Artur Schnabel, Arthur Schonberg, Rodolph Serkin, Michael Tilson Thomas, Bruno Walter, Kurt Weill, Pinchas Zukerman.

以下是出生自不同國家的四個猶太音樂家 Daniel Barenboim(綱琴), Itzhak Perlman(小提琴), Pinchas Zukerman(中提琴), Zubin Mehta (低音大提琴), ,加上唯一不是猶太人的Barenboim太太 Jacqueline du Pre (大提琴),精彩絕倫演奏舒伯特的 The Trout 五重奏第4樂章:

2009年4月5日 星期日

再介紹法國餅

一於引到你們流口水!

朱古力餅,上面是三粒上等的黑朱古力球:

這個外形靚到不捨得食的餅,上面有一塊菠蘿和一粒藍莓,還有一塊奶+糖造的本店招牌,下面是甜酸味的Mousse:

前文:靚絕的法國餅

Le Bon Choix121 Racecourse Rd., Ascot, Queensland 4007, Australia (Tel. 61 7 3630 1114)。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

好話講盡的廣告用語

退休前的十幾年,我的工作職責之一,是把英文廣告譯成中文,現在想起來,真有點啼笑皆非的感覺。

廣告要用語言,語言的功用在於「傳情、達意」,而廣告特別需要渲染、誇張,儘量吸引讀者的注意,不得不在文字上用到盡。

廣告要推銷的貨品有多好?單用 Good 字當然是不夠的。我們在學英文之初,老師都會教到形容詞(Adjective)的三個程度的表達方法:好、更好、最好,Good, Better, Best。

廣告嘛,當然是動不動就說是 Best。

修飾形容詞,可以在前面加副詞(Adverb), Good 不夠味,就說 Very Good; 還不夠,就說 Extremely Good-----或說Excellent。好笑的是:說Best 已經是「最好」的了,還要說 Very Best,又怕人家Challenge,於是寫 "One of the very best",看得多使人麻木,知道根本沒意思

好到天下無雙,只有這一件,別的都及不上,就是 Unique;但一樣有人說Very Unique, Most Unique,真是「X」。

另一個方法是找些音節多,看起來冠冕堂皇、聽起來聲調鏗鏘的詞語。廣告用到濫的是 Exciting, Fabulous, Fantastic, Magnificent, Sophisticated, Spectacular, 。用到這些「潮語」還不夠,就在前面加上 Absolutely,打開報紙的地產廣告版,你會見到很少物業不是 Absolutely Fantastic 的。

還有是 Stunning, "Stun" 就是中文的「目定口呆」,說你看一件東西 You will be stunned ,或說這東西真是 Stunning,就是說她質素之高,簡直「嚇壞人」!到底有沒有這麼厲害?當然不是啦。

第一個用花來形容女人的,是天才;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的,是庸才。寫廣告的人搜索枯腸,攤開一本 Roget's Thesaurus或同類的同義字彙 (網上有免費的 http://thesaurus.reference.com),看看有甚麼另類的字可以用。

我們以英文為第二語言的人,提筆寫一點甚麼時,每每有語彙不足、辭不達意之嘆,可以翻翻這類工具書作為參考;不過不要像我以前見過有個上司的做法,在一堆同義詞之中,專門挑看來最深和最長的字來用。

世界上很少兩個意味完全相同的字,各自有多少不同的含意和適用的語境,例如「大」就有 Big, Bulky, Colossal, Gigantic, Huge, Immense, Large, Massive, Tremendous 等等,不可能是完全通用,胡亂搭配是會搞錯和鬧笑話的。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掃平書啦喂!


一箱箱的自Brisbane市政府圖書館淘汰出來的舊書(很多還是很新淨的),4月4日星期六開始,特價5天,星期日照常開放。

平日已經是15元6本的了,特價期內更半價,7元半6本!

很多書是書店裡都買不到的,天天開新箱,貨源不絕。 

有很多百科全書,廿幾本一套的,幾十元就買到了!

書店由慈善機關經營,收入充當善款。

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偷一元兩元也可以發達

這星期布里斯本破了一樁從路邊停車收費錶(圖片:Wikipedia)偷取一元兩元硬幣的案件,拘捕了6個人。

警方在他們的住所搜出大量硬幣,總重量達3噸以上。他們的做案時間,可能長達兩年,偷竊的接近100萬澳元!

ABC報導: Six charged over $800,000 parking meter thefts -- http://www.abc.net.au/news/stories/2009/03/31/2530785.htm

怎樣偷?說出來很簡單,澳洲的舊式路邊停車收費錶和香港以前的差不多,如果你有辦法複製到一條收費錶專用的鎖匙,就可以開到每一個收費錶,裡面的錢予取予攜

偵查人員透露,這幾個疑匪年齡在20歲和30歲之間,當中還有大學生呢,天!

他們也取得巧妙、取之有道,不會清倉盡取,以免引起當局懷疑。每次每個收費錶只取8元,但是他們晚晚出動,向大量收費錶動手,「山大斬埋有柴」矣。

其 實同類的爆竊收費錶事件,幾年前也在本市發生過,有一名男人獨自行動多年,總共偷了幾百萬元才被緝獲。此人手上有那麼多錢,在黃金海岸購置豪宅;財源不絕 之下,要投資保值,於是他積存了幾十箱澳洲最著名的紅酒。這些名為 Grange Hermitage 的紅酒,本年的新酒也在澳洲賣三四百澳元一瓶,香港售價接近5000元,據說買了收起來不飲的話,升值能力很高。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卓越的猶太民族(演藝名人)

假如統計一下電影界的猶太裔,即是父母都是、或其中一方是猶太裔的明星,簡直多得令人驚訝:

新一點的,演 Night at the Museum 的 Ben Stiller、演 Anger Management的Adam Sandler。

演「天涯何處覓知心」(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的Alan Arkin,和演「教父」的大兒子的James Caan。

跳舞最棒的歌舞片女星,演Silk Stockings, The Bandwagon的 Cyd Charisse。

皇牌電視劇「豪門恩怨」(Dynasty) 的 Joan Collins。

演「90男歡女愛」(When Harry Met Sally),也曾擔任奧斯卡頒獎典禮主持人多年的 Billy Crystal。

演出大片無數的Douglas 父子,「風雲群英會」(Spartacus)的 Kirk Douglas,和「孽緣」(Fatal Attraction)的 Michael Douglas。

「大白鯊」(Jaws)的 Richard Dreyfuss (他像極了)。

「哥倫布督察」Peter Falk、「烏龍幫辦」(The Pink Panther) 的 Peter Sellers

「福伯」Harrison Ford。不用介紹了,他也是猶太裔,驚奇嗎?

「畢業生」(The Graduate) 的 Dustin Hoffman和「俏佳人」(Hello Dolly) 的 Barbra Streisand ,兩人的大鼻子,不難認得出來。

演「人性枷鎖」(Of Human Bondage) 和原版「窈窕淑女」(Pymalion) 的英國紳士 Leslie Howard 是猶太人,就真的令人覺得意外。

專演窩囊廢小男人的 Woody Allen,笑星 Gene Wilder,一代性格演員Edward G. Robinson、Walter Matthau、Peter Lorre 。

連「老千計狀元才」(The Sting) 的 Paul Newman,和「月黑風高殺人夜(In the Heat of the Night)的 Rod Steiger 兩條美國硬漢也是呢。

猶太裔的導演,陣容就更鼎盛了:

專拍搞怪電影的 Mel Brooks, 驚慄片的 Coen Brothers, 蘇聯祖師 Sergei Eisenstein, 捷克的 Milos Foreman, 兩個美國大師 Stanley Kramer 和 Stanley Kubrick, 德國大師 Lang Fritz, 喜劇聖手 Ernst Lubitsch, 社會良知導演 Sidney Lumet, Joseph Mackiewicz, Max Ophuls, 暴力導演 Arthur Penn, 詭異奇才 Roman Polanski, 劇情片大師 Otto Preminger. John Schlesinger 和 Don Siegel,電影天王 Steven Spielberg, 十足美國風味的 Oliver Stone,幾個文藝/劇情片聖手 Billy Wilder, William Wyler, George Cukor 和 Fred Zinneman。

上述的名單之中,有好幾位是我最喜歡的導演。

另外製片家有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s),製作「亂世佳人」的荷里活大亨 David Selznick,當年號稱「明星之多,多於天上」的「美高梅公司」(MGM) 的其中一個 M:Louis B Mayer,製作占士邦系列電影的Harry Salzman。

一說這些幕後操縱的電影人,尤其喜歡提拔和他們同屬猶太裔的演員,也難怪他們雄霸影壇了。難怪1960年Otto Preminger 開拍「戰國英雄」(Exodus) 描述以色列復國,找Paul Newman 做男主角呢。

美國之外,連演過「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的法國女星Ainouk Aimee。其他鼎鼎大名的「法國明星」,如「大賽車」(Grand Prix)的Yves Montand、 「鐵膽英雄地下軍」(Armee des Ombres ) 的 Simone Signoret,都是猶太裔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