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中正頭獎

如果你是一個27歲的女子,要你嫁一個58歲的阿伯,你肯不肯?

「黐線咩!咁多人好嫁,嫁佢?」我已經想像到,港女杏眼圓睜的樣子。

「但係佢有錢的。」

「.....咁有幾多?」你的語氣一定軟下來了......


三億四千萬澳元 (折港幣約二十五億,請數清楚多少個 0 :HK$2,500,000,000)!

「盤古」選文

前文「話盤古雜誌」,本來懷懷舊,沒期望讀者有興趣的,但也有兩位馬上回應,希望看一點當年的文章。

現在就把第八期(1967年10月31日),紀念辛亥革命五十六週年的文章「五十年來家國」掃描出來:

當時中國大陸正在有翻天覆地的「文化大革命」,從文章可以看到當時香港一些大學生和知識分子的焦慮。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話盤古雜誌

我書架上還存著1至60期的「盤古雜誌」。

四十五年前的香港,處於水深火熱,朝不保夕的1967暴動年代。宣布「緊急法令」、實施「宵禁」、遍地「菠蘿」(土製炸彈),正是百業蕭條的艱難時世。

一群文藝青年,集資創辦了一本同人式的月刊「盤古雜誌」,還堅持經營了好幾 十期,在香港文化史上應該佔一席位,著實要為文紀念一下。

盤古的創刊班底作者,如陳炳藻、戴天、陸離、胡菊人、梁寶耳、吳昊、羅卡、金炳興、古蒼梧、岑逸飛......當年風華正茂。其中多位是「中國學生週報」的主力,後來各有成就,都已經成為香港的前輩作家了。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拋錯書包

我同意陶傑很博學,而且對很多事情有獨特的看法,甚有參考價值。他每日寫文章比我還要多,又要做深夜半小時的廣播,都是很難企及的。

凡是多產的作者,無暇驗證,有時是單憑記憶資料有誤,有時是口快快講錯,很平常。

陶傑不時會引錯資料,例如在 「亞視百人」(http://www.youtube.com/watch?v=1LJhA53x6Dg)的受訪專輯,竟然說史學家陳寅恪的父親是孫中山老友----同列「四大寇」之一的陳少白。陳寅恪的父親,是晚清詩人陳三立(散原),是文科學生的常識了。另外,我在「 陶傑噏得就噏」一文指出他說英國的度量衡用英制,美國用十進的公制,也是令人吃驚的常識錯誤。

最近這一集的「決戰光明頂」,講二次創作,他一開始就講「次創作」古已有之,是受認可的文學技巧和形式,這個他是說對的。

不過他接著舉出英國17/18世紀古典文學作家Alexander Pope寫的一首Mock Epic(模擬敘事詩)The Rape of the Lock   (維基條目)----中譯「秀髮劫」----惡搞希臘詩人荷馬(Homer)的Iliad(依利亞特,或譯「木馬屠城記」),就有點沙石了。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人海八大仙

「惡搞」二次創作,不自今日始,這齣1951年的粵語片「人海八大仙」便是一例。

八仙」是中國民間故事,八個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物,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俱修道成仙,又走在一起行善濟世,為人紓憂解困。

他們是呂洞賓:背負寶劍,是全真道的北五祖之一。何仙姑:是年輕漂亮的女子。韓湘子:是唐朝文學家韓愈的侄孫,擅吹笛子。張果老:鶴髮童顏,倒騎毛驢。鐵拐李:是跛乞丐,拄一根鐵拐杖。曹國舅:是皇帝的親戚。漢鍾離:手搖芭蕉扇,是全真道教的北五祖之一。藍采和:法力高強,忽男忽女的浪人。

電影由當時的電台天空小說家蔣聲創作,由演員之一的何璧堅編劇。蔣聲(*蒙星宿老怪網友糾正,應是吳楚帆) 還在開始時用講古的口吻任旁白,充滿說教和社會批判意味(李我和楚原也很喜歡這一套),他也演出八仙之一。



這個片段的上半部,有很多珍貴的50年代香港景色。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文化講座:24. 中國預言

文化講座:24. 中國預言



有些讀者知道我在澳洲做過十多年廣播,有興趣聽聽我的節目。
我現在就上載一輯,幾年前澳洲政府的SBS電台(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通常譯作「澳洲民族台」)請我做的中國文化講座的錄音,全部共有36講。
那時一個星期講一次,每次十分鐘,和我對答的節目主持人,是SBS廣東話台的台長李潤輝(Francis Lee)兄。
............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60年前的香港女明星

1951年電影「十二金釵戲玉郎」的宣傳照:
三個男的,左一伊秋水(伊雷之父),中坐的是張活游(導演楚原之父)、右的是劉桂康。

那些女明星,如果你能夠認出六個以上,或聽過他們的名字的,都算是超級影迷了: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用人唯才與納人唯財

香港因為大陸來的自由行旅客失德行為,以及雙非孕婦佔用醫療資源問題,演化成文化和族群的矛盾。

前幾日,新加坡發生半夜車禍,十字路口上,一輛由大陸新貴移民開的法拉利跑車高速衝紅燈,攔腰撞向另一輛綠燈後兩秒才緩慢向前駛出的出租汽車(新國叫「德士」,香港叫「的士」),被撞的司機和日本女乘客死亡,法拉利司機死亡,旁邊的貨腰娘(也是大陸人)重傷。

我看到這個由另一輛的士的監控攝錄機拍得的片段,呆了:

星州日報文章:.....中國新移民之中,卻有怪論。許多人辯稱,一命賠一命,誰都不欠誰,加上死了一個日本乘客,中國沒有虧本;也有人稱,本土人嫉妒中國人開法拉利,才大作文章。
撞車事件,撞出了新加坡社會問題,以及文化矛盾。本土居民和新移民阿中的傷口,繼續撕裂;社群的對抗意識,更加強烈.....(全文: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23982?tid=17)

古董咖啡機

在某咖啡店看見一個古董咖啡壺陳列品,使我目不轉睛:
問一下女侍應,說是1950年代,意大利的出品。

原理和現代的一樣,不過不是用電,而是要放在爐上來燒。有個黑扳手的是一個兜,裝著咖啡粉,扣上機器上方。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

這段22分49秒的短片,紀錄2011年訪問30多個外國人,請他們講一講對中國人的看法。

製作者名叫Jacky,我看他上載的其他短片所用的中文說明,相信是香港人。製作這段片,可能是他個人興趣,或是一個功課Project吧。

拍攝和訪問的背景,我估計是英國某大學(伯明翰的Aston 大學?),受訪者大概是Jacky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仙人掌開花

朋友幾年前送給我的一小盆仙人掌,種到現在,居然開花了,是小小的一朵,很矜貴。
這株仙人掌,是超級袖珍的,只有姆指的大,幾年來也沒有再長大。

秋水伊人

談政治令人鬱悶,不如聽聽歌。

1937年電影「古塔奇案」的插曲「秋水伊人」,曲、詞由音樂家賀綠汀(1903 - 1999)獨力完成,絕對是一代名曲。

先來看歌詞,除了三兩句,都是很淺近的白話,沒有甚麼特別: 

望穿秋水,不見伊人的倩影。
更殘漏盡,孤雁兩三聲。
住日的溫情,只換得眼­前的淒清。
夢魂無所寄,空有淚滿襟。

幾時歸來呀,伊人喲!
幾時你會穿過那邊的樹林,那亭亭的塔影。
點點的鴉陣,依­舊是當年的情景。
只有你的女兒呀, 已長得活潑天真。
只有你留下來的女兒喲,來安慰我這破碎的心。

----但是配上歌曲的旋律,可謂一字一淚,如泣如訴。

電影故事:村姑鳳珍,本來已有愛人,並珠胎暗結,但是被愛人之弟霸佔,囚禁古塔之內,誕下女兒。鳳珍最後被害,燒死在古塔之內。女兒長大,相貌酷肖鳳珍,還是難逃給壞人控制的命運,被迫嫁與有錢人。「秋水伊人」一曲,是鳳珍看顧小女兒,思念情郎時所唱。鳳珍和女兒兩個角色,由龔秋霞(1916 - 2004)分別飾演。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文化講座:23. 揚州炒飯

文化講座:23. 揚州炒飯

有些讀者知道我在澳洲做過十多年廣播,有興趣聽聽我的節目。
我現在就上載一輯,幾年前澳洲政府的SBS電台(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通常譯作「澳洲民族台」)請我做的中國文化講座的錄音,全部共有36講。
那時一個星期講一次,每次十分鐘,和我對答的節目主持人,是SBS廣東話台的台長李潤輝(Francis Lee)兄。
............

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反拉布鬧劇

拉布「無恥」?

大家看誰才是真正無恥:



蘋果日報 2012-05-18 報道:


記者卧底直擊臨記收$300扮示威 反拉布是數十萬元製作 《拉布戰之千人做戲》 

十二怒漢

一齣90多分鐘的電影,黑白製作,劇情是十二個男人(全片沒有女角),在一間房間裡,通宵討論----有人或會以為一定是「口水多過茶」,悶到嘔白泡的吧?

恰好相反,從第11分鐘開始,電影能夠緊緊地吸引著觀眾的注意力,隨著劇情的推展,心情像坐過山車一樣,到了最後才鬆一口氣。

不錯,就是這齣1957年,由大導演薛尼盧密(Sidney Lumet)執導,電視劇本改編的「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故事開始,是法庭審理一宗西班牙裔青年謀殺父親案,十二人組成的陪審團退庭商議。美國法律規定,必須十二人一致裁定「有罪」或「無罪」,倘有異議,不是投票數人頭少數服從多數,而是要再作討論,直至意見一致為止。

一個悶熱的晚上,房間沒冷氣,外面下著雨。很多陪審團成員,你知我知,都是「被人捉上轎」應召出任。這件案表面上很簡單,被告有罪!十二個陪審員,有老有少,有強有弱,互不相識,不過大部分人都想速戰速決,判被告「有罪」,回家吃晚飯去也。

首輪舉手,十一對一,唯獨是第8號陪審員,一個頭腦清醒、辯才無礙、富正義感的建築師(影帝亨利方達 Henry Fonda 飾演)說,被告可能無罪-----這一下子,真是「阻住地球轉」,於是通宵「拉布」展開了。

這是預告片片段:

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解悶

以前常給人問的是:「移民(澳洲)的生活,悶嗎?」

悶不悶,純粹是個人的感覺。有些香港人覺得澳洲很悶,因為不能繼續以前過慣的香港式生活:「追看最新的八卦雜誌」、「香港咁多公司行」、「肚餓落街就可以食碗雲吞麵」,等等。

這個嘛,我就覺得有點難以理解,因為我一向以為,人是要有新事物新刺激才不會「悶」的。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湖邊掠影

住人口較少的城市,有個好處是城市不大,不用長途跋涉,便可以享受到郊區美景。

這是本市的Lakewood,在市南的Parkinson區內,距市中心僅30分鐘車程,屬於新發展的住宅區。
小橋流水,樹後是人家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麥迪遜之橋

「恨不相逢未嫁時」,發生在一個鄉間平凡已婚婦人身上的四天短暫情緣,竟然是刻骨銘心,至死不渝。

我素來是梅麗史翠普(Meryl Streep)的影迷,深愛其典雅的外型和入木三分的演技。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1995)這齣電影,早已留下深刻印象。


蒙友人提點,電影是根據當代同名小說拍成。他對小說推崇備至,我馬上出動買到手,回家坐在沙發上捧著書,直到「不忍釋卷」的地步,幾小時內一口氣把它看完....不禁擲書長嘆:「自古多情終餘恨」!

電影拍得好,書實在也寫得好。看完書重看一遍電影,要為選角之恰當和演繹之神似喝一聲采。小說的情節結構和心理描寫十分獨到,書和電影正是魚與熊掌,難分軒輊。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拉布與民主

5月16日香港立法會開會,「人民力量」的黃毓民和陳偉業,會繼續以「拉布」戰術,抗拒議會暴力,和拖延不合理的法例,令它沒法順利通過。

普羅大眾批評他們的行為是「立心搗亂」、「成何體統」、「破壞議會程序」,是還未熟習現代民主議事規則,我不責怪他們;但是民建聯議員陣營,也有人跳出來批評「無恥」、「浪費資源」,就真的是無知得厲害,愧為民主制度下的民選議員。

「拉布」是甚麼意思?

英文是Filibuster,並非香港首創,請看這個維基條目: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ibuster;還有一條是用廣東話寫的:http://zh-yue.wikipedia.org/wiki/%E6%8B%89%E5%B8%83 

鄭家富以下的解釋很好:

這是近年在美國國會的拉布,Bernie Sanders參議員單人匹馬,講了8個多小時: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母親節

今日是5月13日母親節,我也在前幾天度過我的生日。

我一向不慶祝自己的生日,因為年年都有,沒有甚麼稀奇,也請家人不用送禮物給我。今年也是幾個好朋友聚一聚吃頓飯----我們共有三個人在5月過生日的,談談笑笑便過了一晚。

其實一個人過生日,是應該先向母親致敬的----有人說自己的生日是「母難日」,一點也不錯。聽說女人生孩子的「痛苦指數」之高,時間之長,比斷手斷腳還要厲害,超乎我們男人的想像。

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

文化講座:22. 宋慈洗冤集錄

文化講座:22. 宋慈洗冤集錄


有些讀者知道我在澳洲做過十多年廣播,有興趣聽聽我的節目。
我現在就上載一輯,幾年前澳洲政府的SBS電台(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通常譯作「澳洲民族台」)請我做的中國文化講座的錄音,全部共有36講。
那時一個星期講一次,每次十分鐘,和我對答的節目主持人,是SBS廣東話台的台長李潤輝(Francis Lee)兄。
............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貓友宴

為了慶祝貓王子Scotty「入主」新居,一眾貓友擺了私房宴來道賀:
磨菇火腿青菜沙律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學生時代攝影作品

1969-70年,那時讀中四,有了生平第一部相機:Minolta 7S 菲林相機,不是單鏡反光,配標準45mm定焦鏡頭,不能更換。


我參加了學校的攝影學會,跟余本良老師從頭學攝影基本功,調藥水、沖菲林、黑房放大。


香港的「英文虎報」(Hong Kong Standard),每個星期有一個迷你攝影比賽,參賽作品之中選出兩三張刊登,掄元的有獎金25元,安慰獎就沒有現金獎了。


我的功力不濟,只得過三次安慰獎,但已經很開心,剪報一直留到現在。這是其中的兩張:

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

最心愛的古典音樂影碟

如果發生地震,只能搶救家中一張古典音樂影碟帶著逃生的話,我肯定就是這一張----1969年Christopher Nupen的電影膠片製作,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

除了特別錄製的流行曲MTV,音樂主要是「聽」的。有些古典音樂家的演奏,音色極之美妙,但是演奏的模樣特別難看,例如小提琴家Gidon Kremer和鋼琴家內田光子(Mitsuko Uchida),真是倒人胃口,眼不見為乾淨矣。指揮家伯恩斯坦,其「作狀」的表情和姿態,也有人形容為「肉麻」(我也覺得很難頂)。

這一張鱒魚五重奏,特別有紀念價值,演奏很精采,又賞心悅目,應該一面聽一面看的。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舉報有獎

超級市場備有手推車給顧客使用,大多數人會在進入時取一架,裝著購買的物品,付錢後推到停車場,把物品卸入私家車內,就把手推車推在一邊。超市會有員工定期來收回----這工作很辛苦,一推就是十多二十架,大多是非白種的新移民做的。

有些人沒有私家車,把手推車一直推回家,這當然是要住在超市步行可達的距離才可以,到步後就把手推車丟在馬路邊:

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

文化講座:21. 李小龍

文化講座:21. 李小龍

有些讀者知道我在澳洲做過十多年廣播,有興趣聽聽我的節目。
我現在就上載一輯,幾年前澳洲政府的SBS電台(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通常譯作「澳洲民族台」)請我做的中國文化講座的錄音,全部共有36講。
那時一個星期講一次,每次十分鐘,和我對答的節目主持人,是SBS廣東話台的台長李潤輝(Francis Lee)兄。
............

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都是 Friendly累事

我第一次聽到「使用者友善」(User Friendly)這個說法,是在1980年代末,那時初接觸政府辦公室裡的電腦,聽那些師兄用User Friendly形容某某軟件容易使用。我想這個詞語大概是電腦行業中人搞出來的,他們不是語言專家,很多時是「玩玩下」的創造新用語,但是會一下子變成潮語,還催生其他的模仿詞彙。

User Friendly的意思,是" Friendly with / to the User" ;傳統英語,很少名詞(User)後面拖一個形容詞(Friendly)來用,但是一時流行起來,也沒辦法了。

於是乎Environment Friendly, Customer Friendly, Stakeholder Friendly有如雨後春筍。這些潮語,落在那些翻譯庸才的手上,甚麼「環境友善」、「顧客友善」、「持份者友善」......紛紛出爐。中文慘遭蹂躪,真是看見都想哭。

英文的 Friendly ,就只可解作「友善」嗎?請看字典的解釋:

新韓國餐館

新韓國餐館,名字很有趣,叫「味談」(Midam):
裝修很有品味: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蒸籠贊

水蒸食物,比煎和炸健康,不會油煙四濺;不單海鮮和豬牛雞肉可以蒸得好吃,蔬菜也可以蒸來吃的。中式包就一定要蒸,餃子、雞蛋糕一樣惦。

我們在家蒸食物,最常用的器皿是大煲或大鑊,內注清水,食物放在碟上,用個小支架撐起離開水面,加上個蓋,蒸之哉。

經常的問題是蒸夠時間了,打開一看,碟子裡多了一點「倒汗水」,比較煞風景。如果用「蒸籠」的話,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蒸籠的設計妙,能夠使倒汗水沿蒸籠內側流下,不會滴回碟內。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南腔北調夜傾情

舊文「廣播生涯」講到,我曾在2003-2004年,在澳洲的4EB廣播電台,主持過一個午夜音樂節目「南腔北調夜傾情」。

網友問我,可以上載讓他們聽嗎?

我知道期間有聽眾用「卡式錄音帶」錄了我兩年共119輯的節目,但我自己沒有錄下數碼版本作珍藏----除了2004年12月17日最後的一輯。

我是用CD Recorder錄的,只錄得79分鐘,已經是一隻CD的最長限度,最尾的10分鐘節目,錄不到了。

大難不死

六個月前,我在這裡寫過入醫院檢查的「趣事」(斷片),輕描淡寫,其實那件事可大可小,沒有跟大家說明白。

上星期我到胸肺專科醫生處複診,證實六個月來進展令人滿意( 醫生說: "Couldn't be better"),現在可以算是完全康復,不用再訂下次複診的日期了。現在一天都光晒,我在這裡補充一點當時的情形。


那次先為我看病的,是我的普通科醫生老友;他倒老實,說「有可能」是鼻咽癌、肺癌、可能是外來的細菌感染、魚生刺身或肉類的寄生蟲,總之一定要從速做CT掃描。排期做了掃描,看片發覺右肺有一個6cm的大陰影,多數是囊腫,他馬上安排我看本市最著名的胸肺專家。澳洲的專科醫生很渴市,約一個appointment ,要你等一個月也不出奇,可是這個專科醫生,知道我的情況,三兩天內就看我了。